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2025年上半年动力煤市场回顾:价格重心还在下移

2025年上半年动力煤市场回顾:价格重心还在下移

2025-07-08 10:37:06 煤炭资源网   作者: 张艳  

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煤市场依旧未能摆脱持续疲软的态势,价格重心还在下移。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CCI5500报收于620元/吨,较年初下跌150元/吨,跌幅19.48%。

市场行情走势反映的是背后的供需关系,很显然,供应宽松格局还在延续,买方市场特征依旧十分明显。

—— 供应方面 ——

在全球地缘冲突不断,贸易摩擦加剧的态势下,叠加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持续增加,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国家层面对今年煤炭行业的定调为:“有序实施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持续增强煤炭生产供应能力,强化煤炭兜底保障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煤炭生产仍然以稳产增产为基调,控产和减产情况偶有出现,但也多以中小煤矿出于去库的目的自行调整。尤其是山西产量恢复明显。因而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

之后受行情持续偏弱,煤矿库存高企,用电增长乏力等多因素的影响,4月份产量环比有所减少,但仍然维持了同比增长。5月份更是实现了同环比双增。

就目前来看,受安全、环保、降水等影响,预计6月份原煤产量存在环比减少的可能,但在迎峰度夏前夕的能源保供优先下,减量也不会很大。

进口方面,国内煤炭供应明显宽松,价格持续走低,且煤炭消费增长受限,但外矿挺价明显,最终导致内贸煤和进口煤价格倒挂,进口量逐步减少。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动力煤(非炼焦煤)进口量为1.45亿吨,同比下降7.9%。

进入6月份,随着国际煤价下调,进口煤较内贸煤价格倒挂情况已完全修复,同时临近迎峰度夏用煤旺季,用煤企业对进口煤采购量有增长迹象。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今年1-5月,动力煤总供应量为171996万吨,同比增长0.41%。其中产量155542万吨,同比增长1.26%;进口量15744万吨,同比下降7.90%。

—— 需求方面 ——

电力行业来看。电力需求虽有增长,但火电受新能源挤压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1%,而太阳能发电增长18.3%,风电增长11.1%,核电增长11.5%。预计这一情况还将在6月份延续。

与此同时,上半年,国内电厂长协煤发运比较充足,电厂日耗低,煤炭库存始终居高不下,电厂在高库存压制下,以消耗库存为主,新增采购需求有限,且有采购需求的电厂采购时会优先兑现长协煤合同,对市场煤采购量非常有限。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2025年1-5月,电力行业动力煤消耗量为103198万吨,同比下降2.66%。

非电行业整体需求疲软。仅化工行业煤炭消耗保持了增长态势,在原料煤成本持续下降,产品价格较稳稳定之下,化工行业开工率保持高位,支撑用煤需求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煤制甲醇行业开工率保持在75%-85%的高位水平。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化工行业动力煤消耗量为13660万吨,同比增长18.59%,增幅十分可观。

冶金、建材等行业则在房地产疲软,基建项目建设进度放缓,行业“内卷”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下,产品产量持续下降,煤炭消耗整体减少。1-5月水泥产量65939.3万吨,同比下降4%;粗钢产量43163万吨,同比下降1.7%。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冶金行业动力煤消耗量为7329万吨,同比增长0.74%;建材行业动力煤消耗量为9559万吨,同比下降1.65%。

整体来看,2025年1-5月动力煤总需求量为165006万吨,同比下降0.69%。尽管降幅不大,但叠加高企的社会库存,供应宽松格局明显。

—— 下半年预测 ——

尽管持续下跌的市场行情对产能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但稳产稳供仍将是煤炭生产的主基调。预计主要产煤省区(尤其是山西、新疆等重要增产区域)将继续扎实做好煤炭稳产稳供工作,充分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原煤产量预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不过增幅可能会有所收窄。

进口或将维持高位。印尼、蒙古进口煤价优势不显,且国内供应宽松,加之两协会发出“严控劣质煤进口”倡议,预计进口量将维持同比下降态势。不过整体来看,仍将稳定在5亿吨左右的高位,对沿海市场形成持续压制。而且进口煤的持续减量难以完全抵消国内煤炭产量的增长势头。

需求端预计将有一定改善。下半年国内将陆续迎来迎峰度夏、金九银十、迎峰度冬用煤关键季,用煤企业负荷有望逐步增长,用煤需求也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同时下半年后,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能力将逐渐减弱,发电需求将更多向传统火电转移,火电厂耗煤需求存在增长预期。

因而,预计下半年供需关系存在改善预期,但对价格的支撑仍然不强,不过当前煤价已经进入底部区间,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在此背景下,煤价预计持续承压,尽管迎峰度夏及冬季备货阶段可能带动煤价阶段性反弹,但反弹空间和持续性或均较为有限。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动力煤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