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太阳能
  • 立体用海 上光下渔 我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全面转入商运

立体用海 上光下渔 我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全面转入商运

2025-07-18 09:51:46 大众日报   作者: 记者 韩凯 通讯员 刘彦肖 秦晓华  

炎炎夏日,在位于滨州市沾化区最北部的滨海镇,大面积的盐碱滩涂地上密布“光电森林”。炙热的阳光透过纤薄的光伏板转化成电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工厂,为制造业强市提供清洁的绿色能源。

在这其中,前不久刚刚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转入商业运营已有一个多月,日发电量较之前提升了50%以上。

作为我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用海面积1.58万亩,场区为沿海滩涂,采用立体分层用海方式。该项目是山东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重点项目,2023年4月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2024年4月取得自然资源部项目用海批复成为国家海域立体确权政策颁布后首个获批的立体用海光伏项目;2024年12月首批60万千瓦顺利并网发电;2025年3月全容量并网,成为山东省已建成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之一。

设备选材先进高效。光伏支架首次采用超级耐候钢,C4及以上腐蚀环境下,耐腐蚀性能高于普通耐候钢两倍。组件选用专用于海上的光伏组件,采用双层镀膜玻璃,双面POE/EPE封装胶膜,铝合金边框氧化膜厚度不低于18μm,组件整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电池组件选用高效N型单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4%以上。箱变壳体按照高防腐设计,进出风口配置聚氨酯过滤棉,有效防止潮气、盐雾、灰尘进入箱内,满足C5环境防腐要求和IP54防护等级。主变本体及附件采用重防腐漆,部分部件及连接件选用不锈钢材质,满足C5环境防腐要求。

送出工程单跨跨距居山东省首位。项目送出工程跨越沾化和北海两区,线路全长约3.29千米,塔基7基。其中跨越套尔河航道段的3、4号塔跨距1273米,塔高163米,其单跨跨距居山东省首位。

科技赋能项目管理,场站运维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值守。项目全流程应用华能智慧基建管理系统,通过电脑和手机端,搭建有效沟通平台,实现技术资料共享。电站采用“无人机+导轨机器人”建设光伏电站无人化自动巡检系统,借助先进智能AI技术及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维,着力打造山东区域新能源“无人值守”的标杆示范电站。

水面上光伏发电,水面下鱼虾成群。5月20日至6月5日期间,华能滨州公司完成该片海域的增殖放流工作。经检验,项目实施海域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得到良好修复。

项目投产发电以来,累计完成发电量3.8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发电12.86亿千瓦时,年等效利用小时数1312小时,可节约标煤38.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7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455.51吨。同时,项目采用“上光下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海域立体发展、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光伏用海